2014-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听力测试试题设计历时研究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2014-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听力测试试题设计历时研究 李 宛 朱晓东 摘要:以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对高中英语听力测试的要求为基础,依据邹申的听力测试理...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2014-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听力测试试题设计历时研究

李 宛 朱晓东

摘要:以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对高中英语听力测试的要求为基础,依据邹申的听力测试理论、方法和试题编写原则从呈现形式、平均语速、话题、技能和命题原则五个方面对2014-2018年全国卷I听力测试在试题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发现:听力材料话题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培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客观选择题选项简洁明了等优点,整体符合高中英语听力测试要求。但依旧存在题型单一,平均语速远远超出考试大纲要求,话题较少关注科普、历史与地理、世界与环境,听力材料缺乏一定的语言、情境真实性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今后英语听力测试试题命制和听力教学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考英语;听力测试;试题设计;命题质量

一、引言

听力测试是语言测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基本形式。它不仅考查学生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而且考查其分析、解决问题和理解、逻辑思维能力等多方面能力。2001年以前,听力测试并不受到重视;被纳入高考英语内容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享有1/5的占分比。听力测试旨在测试考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并对听力教学产生反拨作用。听力理解能力是衡量一个人外语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在高考英语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2014-2018年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五年。期间,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勾勒出新高考改革方案的轮廓,指出推进新高考改革建议。2017年,党的十九大更是进一步明确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随即,在2018年教育部出台了新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7年版)》和《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为未来英语教学、考试和测评提供了更加科学、有效的导向。

近5年,使用高考英语全国卷I听力试题的省份增多,在2018年达到9个省份。因此,对全国卷I的听力试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十分必要,且对高考英语改革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国内对于高考英语听力试题的研究有两大趋势:一是分析说明单卷听力测试命题特点和题型分析(卢晓仙,2013;彭莹莹,2018;肖超,2016)。二是研究听力教学、策略和应试技巧(邵惠科,2015;朱春娜,2014;左丹、袁云博,2012)。然而学者们对全国卷I的听力试题设计的历时研究较少,且存在对听力试题命题分析不够深入的问题。鉴于此,本研究试图以2014-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的五套听力试题(共100小题)为研究对象,对其命题质量和试题设计特征进行比较系统的定量与定性研究,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今后高考英语全国卷I听力试题的命制和英语教师听力教学提供参考性建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为2014-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的五套听力试题。这五套试卷来自《2014-2018最新五年高考真题汇编》(天利全国高考命题研究中心,2018)。该书配有高考实时听力录音及下载网址。研究者根据音频,对听力试题和材料原文进行一一核对,证实内容完全一致,可信度高。

(二)分析框架

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是高考英语测试内容的主要依据,因此,评价测试内容效度应关注测试内容是否在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规定范围内。《课标(2017年版)》(教育部,2018)是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以下简称《课标(实验)》)修订而成的,具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三位一体”的育人导向(教育部,2018:1)。其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知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并且《课标(2017年版)》在实施建议部分增加的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对高中英语教学和听力试题设计提供了重要导向。邹申(2012:203-208)提出的听力测试理论、方法和试题编制原则,为听力测试和试题命制提供了理论指导。

因此,本研究以《课标(实验)》、《课标(2017年版)》和《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教育部,2017;以下简称《考试大纲》)为基础,依据邹申(2012:203-208)提出的听力测试的理论、方法和试题编写原则,从呈现形式、平均语速、话题、技能和命题原则五个方面对2014-2018年全国卷I听力测试在试题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

试题的整体设计情况可以从呈现形式来了解。听力试题的平均语速由听力材料总词数和听力材料朗读一遍的累计时间计算而得。话题分析参照《课标(实验)》中的24个功能话题,从内容选材角度进行分类;技能分析参照《考试大纲》中的四项技能,从试题题干设计的角度进行统计。编写原则分别从显化听力材料的口语特征、强化听力材料的真实性、简化多项选择题的选项进行分析。(见表2.2.1)

1. 听力理解实质和听力构念

“心理语言学实验表明,听力理解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主动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听者往往要充分利用所掌握的语言和非语言知识、包括各种背景知识、人生经验、当前环境,对外界输入的语言材料进行加工、处理,达到理解说话者意图的目的”(邹申,2012:196)。

因此,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高考英语要对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进行测试,就必须首先弄清楚听力能力所包含的要素,即听力构念。Gary Buck(2011,转引邹申,2012:199)认为“测试对象的听力能力可以分为语言能力和决策能力两大类。”语言能力指听者的语言知识,包括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决策能力是听者在听的过程中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包括认知和元认知策略(邹申,2012:199-200)。因此,陈述性、程序性知识和认知、元认知策略是听力能力构念,是听力试题设计的依据。

陈述性语言知识是指语言事实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则是遣词造句的知识。比如:知道定语从句是由who/what/that等关系词引导的,这就是陈述性知识;知道如何用这些关系词来生成定语从句就是具备了程序性知识。认知策略是对所听到的材料加以理解、储存和索取。元认知策略则是对听者知识、可供资源、所听材料,本人或他人在听的过程中、后的听力效果,以及听者语言运用好坏的检验(邹申,2012: 200)。

2. 听力测试理论方法

分离式测试方法、综合测试法和交际测试法是最具代表性的三种听力测试方法。分离式测试法是指分别测试各个语言点和各项技能。“最常用的分离式测试方法有三个:语音分辨、同义确认以及反应评估”(邹申,2012:204)。语音分辨是在几个选项中选择听到的一个孤立的词;同义确认是在几个选项中选出听到意义最接近的一个句子;反应评估是在几个答案中挑出最符合相关语境的一个提问的答案。综合性测试需要听者在听的过程中动用语音、词汇、语法、篇章结构等多种知识;典型的综合性测试题型有听写、听力填空和综述填空。“交际听力测试强调考试内容的真实性和考试题型的互动性,强调听力任务应含有信息沟,考生完成任务时能够自由地选择语言,通过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实现交际目的”(邹申,2012:204)。对话理解、面试、讲座、新闻和填表等就是交际听力测试的方法。三种方法各有优劣,高中英语听力测试最佳做法应是取长补短,集三种方法的可取之处于一体,有针对性地对高中生的语言基本知识和语用交际能力进行测试。

3. 听力试题编写原则

根据以上听力测试理论、方法,邹申(2012:205-208)提出试题编写过程中应遵循的一些原则,以保证所编写试题质量。(见表2.2.3.1)

(三)分析方法

研究者按照表2.2.1 所列的分析项目分别进行了两次不同时间段的分析,结果一致性为0.90。对于不明确的地方有查询相关资料解析,并在一段时间后对数据进行了核实,以确保数据分析的信度。

三、分析与讨论

(一)呈现形式

1.听力材料

本研究确定了听力材料呈现形式的标准。对话为两人进行口头交流。对话包括短对话和长对话,其中,“短对话交谈双方话轮转换次数一般不超过两次;长对话则是交谈双方(或者三方)话轮转换的次数可多达十次左右”(邹申,2012:213)。独白是一个人朗读材料。(见表3.1.1)

表3.1.1显示,这五套试卷的听力试题的短对话、长度话和独白段数和分值是完全一样的,都包括5段短对话、4段长对话和1段独白。这说明近5年全国卷I听力材料呈现形式稳定,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原则。从占分值看,长对话占分值最多,分值达到16.5分,已超过听力总分值的一半。与短对话相比,长对话内容和所涉及的话题更深入、更多样;更加符合《课标(实验)》“培养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要求(教育部,2003:87)。因此,长对话是听力试题中的重要部分。独白占分值仅比短对话少1.5分,这可能说明全国卷I为了进一步达到丰富话题和内容的作用,加强了难度和材料的长度。

2.题型

五套全国卷I的听力试题全部采用客观选择题,且皆为三个选项。这种题型评分客观、可靠,信度高,并且有较广覆盖面。但吴一安(2001)曾用即时追述法研究得出,“多项选择题对考试内容结构效度构成威胁:该题型常诱发缺乏理据的猜测,受试用错误的理由选择正确答案的情况时有发生”。即,客观选择题容易诱发猜测答案。

以长短对话和独白为听力材料的客观选择题更多考查了学生的反应评估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了听力测试理论方法中的分离式测试方法和交际听力测试法。但客观选择题题型没有体现综合性听力测试法,没有考查学生动用语音、词汇、语法、篇章结构等多种知识,因此难以准确测出听者的综合语言水平。

《课标(2017年版)》在高考英语试题命制建议中已表明“题型要丰富多样,既要相对稳定,又要有适当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教育部,2018:98)。因此,全国卷I听力试题应当适当增加其他题型,如:信息填空题、判断正误、填表等;以提高听力试题测试效度,更好地检测考生的综合语言技能和运用能力,考量学生的文化知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二)平均语速

本研究中,朗读听力一遍所需要的时间从第一个短对话的正文开始,试听时间、读题时间、播放第二遍时间和两个对话之间的间隔时间不计算在内,即只计算一遍的正文朗读时间;为了便于分析,材料词数按试卷上每节的词数分开统计。(见表3.2.1)

从词数看,有四套全国卷I的听力材料总词数在800-900词数之间;2014年和2017年词数最多,接近900词数。2015年总词数最少,不足700词数。第一节短对话的总词数都在100-200之间,差距不是很大。但2015年的短对话词数最少,只有124个;2017年最多,172个。第二节的长对话和独白是听力试题的重点,五套试题的词数差距也大。在长对话和独白部分,2015年的长对话词数最少,只有364词;独白词数相对适中。2017年长对话词数最多,有575词,比2015年的多了211词;但独白词数最少,只有150词。2014的长对话词数相对适中,但独白词数是最多的,有276词。2016、2018年的长对话和独白的词数存在互补情况,2016年的长对话词数偏高,独白词数偏低,2018年的则相反。这说明,近5年的全国卷I在听力材料词数上整体不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但是在长对话和独白的词数上存在一定差距。

从累计时间看,2015年的累计时间最短,不足5分钟,这也因为2015年的听力材料词数最少。其他4年的累计时间均已超过5分钟,其中2018年的累计时间最长,接近6分钟。这也说明近5年的全国卷I听力累计时间整体差距不大,有个别累计时间相对较短。

在平均语速上,发现各卷整体差异不是很大,基本在150wpm左右。但2017年的平均语速是最高的,达到168wpm。《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教育部,2000:4)规定的听力二级语速是“110-120wpm”,但近5年的全国卷I听力语速皆大大超出这个语速范围,且平均语速达到150左右。这可能说明,教学大纲规定语速偏低,已不能跟上时代需要,需做出一些调整,可能需要适当提高语速范围或是对不同地区的听力语速有不同要求。

(三)话题

这五套试卷的测试话题覆盖面均达到或超过12个,达到《课标(实验)》中24个话题的一半或以上。从整体上看涉及的话题丰富多样,不仅涉及了日常生活、家庭、朋友等方面,也关注了社会、自然和历史与地理等话题(见表3.3.1)。

注:如果同一段材料涉及多个话题,比如讨论文娱活动时也谈及天气和饮食,那么统计时作多个话题处理,以便真实体现听力话题的覆盖面。

具体来看,近5年全国卷I听力材料都有涉及日常生活,家庭、朋友与周围环境,计划与愿望,旅游与交通,周围环境,人际关系,饮食,个人情感等8个话题。这体现了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对“话题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要求。但都存在不同材料涉及同一话题的情况。如:2014年听力材料中有5段涉及计划与愿望这个话题,2015年和2016年听力材料中分别有5段涉及人际关系话题。同时,社会、热点话题、语言学习、历史与地理等4个话题关注较少。节假日活动、世界与环境、科普知识与现代技术、文学与艺术等4个话题均没有被关注。《课准(2017版)》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纳入与课程目标同等重要位置。并且高考英语明确要考查学生在文化知识、学习能力、语言知识和思维品质等四方面达到的水平(教育部,2018:98)。因此,研究者认为,听力材料的话题应该尽量关注到历史与地理、世界与环境、文学与艺术等涉及文化知识的话题,在听力测试中体现对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考量。

(四)技能

本研究中的听力技能分类是根据《考试大纲》所列的四项考核技能,以听力试题的题干,即问答的实质内容为依据来统计。比如“What does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 about?” 考核的是“理解主旨和大意”;“What is the man doing for the woman?” 考核“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Who is the speakers probably talking to?”考核“对所听内容做出推断”;“How does the speaker feel about his teacher?”则考核“理解说话人的意图、观点或态度”。(见表3.4.1)

表3.4.1显示,这五套听力试题考核的听力技能相对集中于“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和“对所听内容做出推断”这两项,符合《课标(实验)》的要求“培养在听的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育部,2003:87)。并且,五套听力试题均更加侧重“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能力的考查,此类题目所占比均达到或超过总题数一半。考查“理解主旨要义”“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技能的题目均在1-3题,或许此两题难度不大,只需要考生抓住、理解关键词便可以作答。

此外,这五套听力试题题干涉及的信息分布均比较全面,包含了“时间”、“地点”、“原因”“人物”等信息。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考查“对所听内容做出推断”技能的题目量与超出其他年份此题量3-4题。这可能表明,未来的听力试题将更加重视在“对所听内容做出推断”的考查上,更加重视考生的思维和信息处理能力,或试图提高听力试题的区分度。

(五)命题原则

本研究的命题原则是根据邹申(2012:205-208)提出的试题编写原则(见上表2.2.3.1)来对听力材料内容、录音和选项进行分析。从听力材料内容来分析口语特征和语言、情境的真实性;从听力录音来分析说话者的口音类型;从试题的选项来分析多项选择题的选项特征。

1. 显化听力材料的口语化特征

从简单句、并列连词结合的从句群、冗余信息、停顿与插入语方面对2014-2018高考英语听力材料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五套听力试题材料都有大量简单句和并列连词结合的从句群,但较少停顿与插入语;除了2017年听力材料出现了1处冗余信息,其他四套试题听力材料几乎没有冗余信息出现。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语言简洁,不仅包含着说话者的语音语调和情绪、情感,往往也存在着大量停顿、犹豫、重复表述、自我纠错或者变化主题等意外现象;因此,听力材料应当适当保留真实的语言特点,不刻意规避口头语言的不流利等不足。

2. 强化听力材料的真实性

五套听力试题的录音都是用的美音,并且声音清晰、无噪音。而现实生活的听力交际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并往往伴随着其他说话者或者背景的声音。因此,高考英语听力录音情境应当尽量接近现实生活中的情境,体现听力材料的真实性。并且,听者不仅可以从语言中获得信息,还可以从说话者所处的环境中获得。

Bachman(1990:95,转引邹申,2012:207)认为“(外语学习者)对某一语言的方言或者变体应具有悟性,这种语言是其社会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英语课程要为学生今后英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因此,适当培养学生对变体英语的敏感性也格外重要。今后的高考英语听力录音应增加一定量的变体英语,如:英式英语、印度英语;不仅可以增加材料的真实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比较不同文化的异同,尊重不同文化和语言,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听力测试主要是测试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而不是记忆力。因此,考查学生记忆细节的题目不宜太多。从五套听力试题的选项来看,大体上弱化了记忆因素对听力理解结果的影响。但2014年的听力试题第8、15题对考生的数字记忆力要求过高了。第8、15题的多项选择题的选项可分别设置为“A. Before 6:00; B. Between 6:00 and 6:30; C. Between 6:30 and 7:00”和“A. less than$15000;B.$15000;C.more than$15000”即可,而不需要细致到“A. At 5:45; B. At 6:15; C. At 6:50”和“A.$10500; B.$12000; C.$15000”。听力测试中要有测试细节的题项,但不能设置太多考查记忆的选项,应弱化记忆因素对考生听力理解的影响。

3. 简化多项选择题的选项

在听力试题设计中,应当尽量使选项简短明了,精练词汇和句式,以减轻阅读量给考生带来的压力和影响。2014-2018年的高考英语听力多项选择题的选项全部体现简洁明了的特点,让考生将更多时间用于听力理解,这一点值得在今后的听力试题设计中延续。

四、结论与建议

对2014-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的五套听力试题进行定量、定性研究,结果发现全国卷I听力试题有如下特点:听力材料呈现形式以对话为主、独白为辅,题型为客观选择题;听力平均语速在150wpm左右;听力材料的话题整体贴近学生生活;听力技能的考核相对集中于“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和“对所听内容做出推断”两方面,且更加侧重前者的考查;听力材料的口语特征较为明显,多项选择题的选项简洁明了等优点。但听力试题同时存在题型单一,平均语速远远超出考试大纲要求,话题较少关注文化知识,如:科普、历史和社会、世界与环境;听力材料缺乏一定的语言、交际情境真实性等问题。据此,研究者对今后的高考英语全国卷I听力试题设计和听力教学方面提出如下参考建议。

(一) 针对高考英语全国卷I听力试题设计的建议

1. 多种题型结合命题,取长补短

邹申(2012,205)表明分离测试方法、综合测试方法和交际测试方法的有效结合可以更加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水平。《课标(2017年版)》(教育部,100-103)中也提到内容填空、判断正误等其他听力考试形式。客观选择题固然有评分客观、可靠,覆盖面广等优点,但听力试题题型应当具有适当灵活性和可选择性。因为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优点,如:内容填空题有利于考查学生速记、理解和语言输出的综合应用能力;判断正误题的测试点比多项选择题更多且广。因此,采用两种或多种的测试方法和题型相结合的命题方式可以取长补短,提高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信度和效度,且应当成为今后听力试题命题趋势。

2. 控制听力材料的长度和难度,稳定平均语速

教学大纲规定的二级语速是“110-120wpm”,但五套听力材料的平均语速皆大大超出二级要求。且2017年的平均语速甚至达到英美国家会话的正常语速“160-190wpm”。听力测试是高考英语的第一题,在高考的紧张氛围下,较高的听力语速容易引起考生过度紧张的情绪;且语速过快对较落后地区不公平,过慢也会影响考生考试的情绪和态度。因此,命题者应当按照《课标(实验)》的听力试题设计说明要求,适当规范听力材料的长度和难度,尤其第二节的长对话和独白。同时,稳定高考英语听力平均语速在考试要求内,以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3. 话题注入科普、历史等元素,拓宽思维

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英语不仅具有工具性,更兼有人文教育功能。将中西方人文精神、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测试中具有重要意义。高考英语具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导向,是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知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全方面的考查。因此,听力材料话题除了要关注日常生活、家庭、朋友和周围环境等学生所熟悉的话题,还应增加科普、社会、历史、地理、文学和艺术等方面话题。通过听力测试的反拨作用拓宽学生的思维和对生活、社会、世界的认识。在考查学生听力能力的同时,渗透对文化知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考量,体现高考育人功能。

4. 加强听力材料的真实性,提高语言悟性

标准的语音、流利的语流确实可以缓解考生的压力,提高正确率。但干净的背景环境与纯正的英语发音往往与现实生活不符。冗余信息、停顿与插入语在一定层面上可以保证听力材料的科学性和可信性,有利于提高听力测试的效度。因此,英语听力试题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英语语言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情况”(教育部,2018:96)。听力材料要尽量选择真实、地道、有代表性的当代英语素材。录音材料应当适当出现变体或口音英语和真实交际活动中产生的相关背景噪音,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提高对语言的悟性和识别力。

(二)针对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建议

1. 熟悉各种听力测试题型,加强训练

高考听力试题是对考生听力能力的一种检测。虽然近5年的听力试题题型皆为客观选择题,但此题型只是对考生听力能力的一种抽样,难保今后不会发生变化。因此,教师在平时的听力教学中应确保不遗漏《课标(2017年版)》中提到的任何一种听力考查形式。并通过平时的训练和练习,让学生熟悉每种题型的特点和答题注意事项,从而使学生能够在高考时自如地应对各种听力考查形式。

2. 输入真实性语言材料,提高听力敏感性

鉴于高考英语听力测试多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话题丰富且口语特征较强,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也应该注意话题的广泛性。学生不仅生活在学校里,还应该接触社会和周围的人。因此,话题不仅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相关,还应渗透社会、文化知识等。将社会生活中的话题和真实性语言材料带进课堂,引导学生不知不觉感知《课标(实验版)》中的24个话题,尤其是历史与地理、文学与艺术、世界与环境等话题,让学生在体会不同的英语和文化的同时,提高其听力敏感性和听力能力。

3. 注意专项与综合技能的结合训练,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

听、说、读、看、写是高考英语考查的五项基本语言技能,这五项语言技能往往不是单独考查的,而是在语篇中同时考查学生的听、读、写或读、看、写相结合的综合语言技能。

因此,“教师在听力技能的教学中,要将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结合起来。在听力训练中穿插看图、问答、讨论、记笔记等说、看、写的活动,避免孤立的单项技能训练”(教育部,2018:40)。同时,在听力教学的综合技能训练中注意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感知听力材料的文化知识,提高文化意识;增强分析、综合和评价等高级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保持良好的英语学习兴趣,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此外,本研究发现近5年的考试大纲中的24个话题都没有改变,同时存在其他学者提到的“话题划分标准欠科学”和“区分比较模糊”等不足(辜向东,雷雪梅;2009)。建议今后的考试大纲合并部分话题,或改变部分话题名称,比如“个人情感”改为“情感与情绪”,以更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话题的范围和内容,以及更好的指导测试操作。

五、结语

从试题设计角度分析,2014-2018年高考英语听力试题具有听力材料话题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培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客观选择题选项简洁明了等优点,整体符合高中英语听力测试要求。但依旧存在题型单一,平均语速远远超出考试大纲要求,话题较少关注科普、历史与地理、世界与环境,听力材料缺乏一定的语言、情境真实性等问题。本研究认为,命制听力试题的过程中应适当丰富题型,关注文化意识相关话题,保证适中语速,并加强听力材料的真实性。此外,随着《课标(2017年版)》和《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出现,教师在今后的听力训练中应让学生熟悉各种听力考查形式,多输入真实性语言材料;在教学中注意专项与综合技能的结合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听力理解能力。

基金项目:2017年赣南师范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JG-2017-0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辜向东,雷雪梅.2008年高考英语听力试题分析与研究[J].教育测量与评价,2009,(11):48-52.

[2]卢晓仙.高考英语听力测试构念效度研究——以湖北省高考英语听力试题为例[J].中国考试,2013(04):27-31.

[3]彭莹莹.2017年高考全国卷英语听力测试语篇输入与预期回答任务特征分析[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8(04):11-16.

[4]邵惠科.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英语听力水平[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2):133-162.

[5]天利全国高考命题研究中心.2014-2018最新五年高考真题汇编详解[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18.

[6]吴一安.题型与听力测试的有效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127-135.

[7]肖超.2015年浙江省中考英语听力测试内容效度分析——以杭州卷与宁波卷为例[J].考试研究,2016(03):48-54.

[8]邹申.语言测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199-208.

[9]朱春娜.谈高中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方法[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01):172-173.

[10]左丹,袁云博.大学英语听力测试与教学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4):166-167.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4.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版)[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87.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92-103.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96-103.

A Diachronic Study on the Design of the Listening Test of National 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 National Volume I from 2014 to 2018

Li Wan Zhu Xiaodong

Abstract: This study is done based on curriculum standard and examination syllabus, combining listening test theories, methods and test design principles proposed by Zou Shen. This study makes a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on the design problems of the listening test of NMET volume I from 2014 to 2018 from the mode of presentation, average speed, topic, skill and listening principl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pics of listening materials are close to students’ life, the examination questions focu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ability to acquire and deal with information in the course of listening, and the options of multiple-choice items are clear and concise,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 school English listening test. However, the research results also show some listening problems that the average speed is far beyo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yllabus; the topics are less concerned about science, history and geography, world and environment. And listening materials lack of some truthfulness in language and situation etc. Based on these,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some reference suggestions on the design of English listening test and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National 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 listening tests; test design; the proposition quality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8年第8期)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