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第一批学英语的中国人,都用什么方法学习

英语作为一门通用语言,在国际化的今天,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已经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下至刚上幼儿园的孩子,上至耄耆老人,都能说上一两句。 甚至在奥运会如火如荼举办的现在,老...



英语作为一门通用语言,在国际化的今天,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已经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下至刚上幼儿园的孩子,上至耄耆老人,都能说上一两句。

甚至在奥运会如火如荼举办的现在,老爷爷老奶奶们也能凭借深厚的英语功底,助力北京冬奥。

但是在古代,人们是怎么看待这个陌生的语言,又是怎么学习英语的呢?今天就来聊一聊。

古今通用的学习方法??

一位收藏爱好者就曾找到一本用汉字标注英文发音的民国时期教材《幼学琼林》,或许可以从中窥见当时人们的学习景象。

图源:南方都市报

《幼学琼林》,又名《幼学故事琼林》,是明朝人程登吉所撰。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曾对这本书进行过增补,清乾隆时,著名学者邹圣脉又进行了增补,改名为《幼学琼林》,简称《幼学》;民国时,费有容、叶浦孙和蔡东藩等又进行了增补。全书共分四卷,按内容分类编排,分为三十三类。

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书一样,在古代,《幼学琼林》是儿童启蒙必备书,内容广博精深,涉及天文地理、古今岁时、嫁娶丧葬、风俗礼仪、家庭婚姻、生老病死、节令时尚等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是一部名副其实的蒙学小百科全书。

和现在的一些学生用拼音来背诵单词一样,这本《幼学琼林》上的单词旁也被标注了一个个音似的汉字。

How do you do?

好,度,由,度。

延庆县档案馆里也有陆续从民间征集到5个版本的《幼学琼林》。在其中的民国期间出版的《增注华英图考幼学琼林》和《改良绘图幼学故事琼林》两个版本上,也发现页眉为汉语词语的中英文对照,并将英文的读音用汉字的同音字来标注。比如,“箱”(box)标上“抱克司”,“锁”(lock)标上“落克”,“篮”(basket)标上“败司开脱”。

这样用中文字来帮助记忆的方法,是不是很熟悉?

西洋字调音合并之法?

清朝时期,还有“西洋字调音合并之法”。

创造者是曾纪泽,是清代著名外交家,是洋务运动发起者之一曾国藩的次子,自幼受严格教育,通经史,工诗文,并精算术 ;后因受洋务运动影响学英语,研究西方科学文化。故识者常以“学贯中西”誉之。

借助《圣经》、《韦氏大词典》、《赞美诗选》多本参考资料学习,利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音韵规律,发明了“西洋字调音合并之法”,比如“No”他标注为“挪”,“Yes”标注为“也司”。

也正是因为这份努力,他的英语水平大大提升。后来出任驻英、法大臣。曾纪泽更借此机会深入了解了各国历史、国情,研究各国商业及社会情况。

1887年,曾纪泽用英文写成《中国之睡与醒》(China-The Sleep and the Awakening),更是发表在《亚细亚季刊》上。随后又以《中国先睡后醒论》为名发表在香港的一个中文刊物上。

自此文发表后,中国是“睡狮”的观念便不胫而走,成为后来百年中国寻求自强的经典比喻。

后来,越来越多的人也通过学习“西洋字调音合并之法”学习英语。

从以前的“鬼话”到现在的高普及度的一门语言,中国人民的学习之路一直没有停止,未来也将一直延续下去。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