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课堂 教一学一评一体化 意义、理论与方法

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概念由《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提出,汲取了课程和评价领域的理论精华与实践经验,旨在有效整合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学的成效三个密切关...



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概念由《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提出,汲取了课程和评价领域的理论精华与实践经验,旨在有效整合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学的成效三个密切关联、相辅相成的课堂关键要素,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落实核心素养目标、实现学科育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讨论了教一学评一体化的现实意义,探讨了其本质内涵,梳理了其理论渊源,分析了相关要素间的关系,提出了具体的操作建议,为英语教师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开展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高中课标2017》)倡导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而有个性地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要求教师“处理好评价与教和学之间的关系,推动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同时,课堂评价活动“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为检测教学目标服务,以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提供及时帮助和反馈,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开展学习”。由此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概念正式提出。本文拟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内涵与意义,讨论其本质内涵,梳理其理论渊源。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教一学一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中的相关要素,探讨其从课标走向课堂、从概念走向实施的具体方法,以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改进教师教学和评价行为,促进学生学习及全面发展。

一、推动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意义

推动教一学一评一体化对深化课程改革,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推动教一学一评一体化有利于深化课程改革,促进英语学科育人目标有效落地。《高中课标2017》提出了以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构成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立德树人的目标。教师只有将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根据学生表现作出及时的教学调整,确保学生在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通过多元思维,逐步形成跨文化认知、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行为取向,从而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落到实处。

第二,推动教一学一评一体化有利于引导教师从关注学习结果,即考试成绩,转向关注学习过程。长期以来,评价被简化为测试,导致考试的功能和作用被片面夸大,开展课堂评价的意义和功能被弱化,学生参与自评和互评的主体地位缺失。教一学一评一体化概念的提出,明确了教学、学习和评价的关系,凸显了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功能。这将引导教师更加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的态度、对学习投人的程度以及实际学习的成效,从而通过及时反馈和调整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三,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提出有利于引导教师从教学设计与实施入手,关注教什么、学什么和如何学的问题,并通过对学生学习成效的持续观察和评价,确保目标的达成。教一学一评一体化模式依据反向教学设计(backward design) 理论,口采用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理念,确保教师教学设计的科学性、逻辑性和连贯性,为教师实施有效教学起到积极的保障作用,也将有效地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为完善教育体系,提升教育质量奠定重要基础。

最后,教学一评一体化顺应了评价范式转型的趋势,推动评价理论与实践向纵深发展。当前,评价领域正经历从测试文化到评价文化的范式转型。]前者侧重结果,旨在测评学生学业成绩,达到选拔人才抑或教育问责的目的。后者强调过程,提倡通过评价改进教师教学,进而促进学生学习。为实现教育改革目标,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下,Airasian主张既关注结果也重视过程,呼吁在纸笔测试的基础上整合使用多种评价方法,如表现性任务、档案袋、自我和同伴评价等。 《高中课标2017》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概念,力求解决过去十多年形成性评价理念提出后尚未有效落实的问题。顺应语言评价社会转型的历史趋势,突破传统教学与评价二元对立的瓶颈,实现二者的有机整合和统一,l使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成为可能。

二、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内涵

“教一学一评”指一个完整教学活动的三个方面,“一体化”则指这三个方面的融合统一。 《高中课标2017》指出:“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评三个方面。教是教师把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通过有效组织和实施课内外教与学的活动,达成学科育人的目标;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主动参与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将学科知识与技能转化为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评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完成以评价为导向的多种评价活动,以此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测教与学的效果,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可见,教以目标为导向,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学是为了发展核心素养,与教的内容保持一致;评则是为了促教和促学。因此,教、学、评三者本质一致,共同指向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而课堂活动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落实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为实现课程目标,教师必须构建与目标一致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也就是将教学目标和学习结果整合到评价任务和课堂活动中,确保教学、学习与评价的一致性,即实施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实践范式。具体而言,教师应以课程目标为依据,有机整合课程内容,精心设计学习活动,以主题意义为引领,以语篇内容为依托,通过创设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英语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参与主题意义的探究活动,从中学习语言知识,巩固语言技能,汲取文化营养,开拓多元思维,塑造良好品格,优化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确保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同步提高和全面发展。由此,教一学一评一体化模式能有效整合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推动新的课程标准在实践中落实,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理论渊源

教一学一评一体化是全新的教学和评价方式,其出现主要受课程和评价两个领域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影响,下文逐一阐释。

(一)关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论探讨

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思想与课程开发与实施密切相关。泰勒围绕“学校应达成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可实现这些目标”“如何组织这些教育经验”“如何知道这些目标得以落实”四个核心问题,提出了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和评价结果四个步骤的课程编制原理。其中,目标确定需“考虑学生的需求、社会的期待和学科专家的建议”;选择经验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技能,利于其获得信息、形成社会态度、培养学习兴趣”;组织经验要遵守“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的原则;评价结果则要“全面反映学生当前的发展状况”。这种目标导向的课程理念启示教师:教学设计应从课标出发,通过选择适切的方法,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同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考察目标的达成程度,由此奠定了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雏形。受此启发,Anderson进一步提出:有效教学需考虑学习问题、教学问题、评价问题和匹配问题。前三个问题分别关注学什么、怎么教和如何评,最后一个问题强调匹配性,即目标、教学和评价之间的内在一致性,为教一学一评一体化实践提供了参考。Adamson和Davison在探讨英语教学创新时指出,课程从理念到实施是从理想课程到准备课程、实施课程和体验课程的过程,是从国家政策制定到课标研制与颁布、从教材编写到教师培训、从教学设计到教学方式、从学生学习体验到学习效果的转化过程,也是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从政策到落实、从文件到行动的一系列转化过程。园王蓄也指出,在整个转化过程中,作为终端用户,学生体验的课程与政策和课标的要求总是存在差距。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效果是检验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而与终端用户无缝对接的教师的专业水平,尤其是教师对课标理念、教学材料、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的把握是决定学生体验什么样课程的重要环节和要素。为此,关注课堂,关注教师,关注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设计是确保课程成功实施的关键。从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理论探讨中我们得到以下启示:第一,教一学一评一体化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要有清晰的目标和达成目标的步骤和方法;第三,要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有监控和评价措施,以实现对教学的实际指导;第四,要体现课程各要素(如课程内容、课程目标、教学活动、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结果等)之间的逻辑关联;第五,要具备课程意识而不仅仅是教学意识。回课程意识强调教师不仅要思考“教什么”“怎么教”的技术性问题,还要思考“为什么教”的价值问题。因为如果目标不合理,方向出现问题,即使实现了教学目标也是低效教学,或者是负效教学,甚至是有害教学。此外,还要关注实现目标的过程性。如果目标合理,但过程机械枯燥,也不能称为有效教学。而如果过程是反教育的,即使实现了教学目标,也是低效教学、无效教学,甚至可能是负效教学。最后,要关心教学结果,但不能盲目追求分数。如果以辆牲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代价去追求考试的高分数,就与学科育人的初衷背道而弛。

(二)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教学一评一体化概念吸收了形成性评价、动态评价(dynamic assessment)和学习导向的评(learning oriented assessment)三个领域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从形成性评价看,Cowie和Bell指出,课堂评价是动态循环的过程,始于教学前的目标计划,教师通过课堂活动落实既定目标,经历实践检验、发现问题、给予反馈、采取行动、调整教学,进而促进学生学习。]这种对形成性评价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本身就是对教一学一评一体化整合的尝试。Black和Wiliam针对课堂评价提出了五条原则:(1)明确学习目标和成功标准; (2)设置有效课堂讨论和其他学习任务,引出学生理解信息;(3)提供反馈,推动学生进步;(4)激活学生作为彼此的教学资源;(5)激活学生作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这些原则与泰勒的课程编制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之处在于超越了教学论范畴,从评价的视角审视教学和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Heritage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课堂评价是教师交流目标,收集、阐释和使用学习证据的过程。通过课堂互动,教师发现学生学习问题,明确现有水平与目标间的差距,进而实施教学活动,为学生新的学习提供支架,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学习。该模型不仅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还关注学生自我评价、合作学习、自我管理、动机、同伴评价等课堂文化层面的问题,进一步拓展了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外延。Davison和Leung从系统的视角出发,综合考虑教育纲要、教育条件、资源分配、学校定位、个体差异、学习需求和课堂情境等要素,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效果评价进行一体化整合,以发挥不同评价主体的作用,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教评结合,教学相长,由此构建了相对成熟的教一学一评一体化概念。综上可见,形成性评价始于目标确定,聚焦课堂活动,注重学习过程,强调师生互动,与英语学科的交互性、动态性和生成性等特征吻合,最终指向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动态评价方面,Lantolf和Poehner认为,动态评价可分为互动式和干预式两种模式,前者契合社会文化理论,关注教与学的统一,强调评价者依据学习者特点和需求,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中介支持,以实现学习者的认知能力提升、个体或群体发展;后者采用类似实验干预的方法和标准化的中介方式,面向不同的学习者,提供相同或类似的支持,最终指向学习者的发展。

二者各具特色,又有相通之处。动态评价环境下,评价过程即教学过程,教师具有评价者和中介者的双重身份。教师通过诊断学生的学习问题,找到最近发展区,提供支架,给予反馈,同时记录表现,收集形成性的学习证据,为新的学习和教育决策提供参考。动态评价理论本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将其引入教育领域和二语/外语习得领域,能为构建教一学一评一体化模式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学习导向的评价方面,Carless 提出该理论包括三个核心内容:评价任务(即学习任务)、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教师的及时反馈。曾文婕和黄甫全认为,这种评价范式整合了促学评价 (assessment for learning)、对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 of learning)和作为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 as learning)三种评价方式。其中,促学评价聚焦课堂,突出教学过程的促学价值;对学习的评价突出以终结性评价的方式关注不同学习阶段的成效;作为学习的评价旨在确立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元认知发展,提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Jones和Saville从社会建构主义的视角出发,将外部测试与课堂评价进行整合,同时连接个体、学校、社会和评价四个世界,在宏观和微观情境下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他们倡导教师基于相应的标准参照,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和社会期待设置教学目标。然后以评价任务和语言活动为抓手,开展课堂教学和评价,最后回到新的任务设计,进入新一轮的教、学、评工作。在整个学习系统中,学习是个体在教师的帮助下参与社会互动、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养成习惯、陶冶情操的过程。学习导向的评价强调教师的中介性和师生间、生生间的交互性,契合语言的学科属性。该范式提倡的高阶思维、人际交往、迁移创新等技能,与《高中课标2017》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核心素养目标高度吻合,为核心素养背景下探讨教学一评一体化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综合课程设计与实施以及评价领域有关教、学、评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英语学科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本质在于突破传统教学与评价二元隔离孤立的局面,通过整合教学与评价,使评价不再凌驾于教学之上或游离于教学之外,而是镶嵌于教学之中,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教、学、评在持续的良性互动中最大限度地达成目标,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逐步形成与发展。

四、教一学一评一体化设计的实施

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设计与实施是复杂的体系,也是系统的育人工程,本部分对该体系中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并阐释具体的设计与实施方法。

(一)相关要素分析

文献梳理与分析显示,教一学一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是一个复杂的体系。针对实施操作方法,卢臻指出,目标分类理论和评价驱动技术两把秘钥是打开通往一体化密室的玄关。“一体化” 既是教学设计的组织策略,又是教学实施的运作策略。教师首先应通过目标分类理论与技术,整合目标、教学和评价,实现三者的内在统一,在设计层面形成有效的教学预期效力。然后采用评价驱动教学的思想与方法,构建以目标为导向的教、学、评生态系统,在实施层面保证有效的教学实际效力。受此启发,王蔷将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系统归纳为明确理念、把握内容、分析学情、制定目标、选择方法、评价效果等要素和环节,具体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整个系统由诸多要素组成,既包括设计组织策略也包括实施运作策略。其中,理念明确为学科育人、立德树人,以指向教师对解决“为什么教”的问题。内容把握指向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搞清楚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可从what,how,why三个方面开展。学情分析旨在把握学生的起点,了解学生的总体状况、能力水平和情感态度等信息,关注其已有经验、潜在困难和现实需求,为制订目标和选择方法提供参考。制订目标指教师基于理念、内容和学情对学生学习表现的期待,即围绕主题、基于语篇,预设学生在语言、文化、思维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可能达到的水平和程度。选择方法关注教师“怎么教”和学生“怎么学”的问题。教师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选择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层次的活动形式,以达成既定目标。评价效果是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持续观察学生的实际表现,发现二者的差距,评价学生在语言、文化、思维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为调整教学提供参考。

(二)设计与实施步骤

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设计与实施包含诸多要素,是个育人的系统工程。该工程强调过程,凸显形成性评价的作用,通过课堂活动得以落实,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可见,课堂是实施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场所。学生处于中心地位,其学习与发展是整个系统工程的核心。教师是系统工程师,在塑造学生灵魂的育人工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本研究将该工程进一步分解,描绘成图,具体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作为整个育人系统工程的关键,教师首先要弄清楚从哪里来(理念),到哪里去(目标),带什么去(内容),以哪里为起点(学情),如何去(方法),如何确认学生到达了预期目的地(评价)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围绕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展开,所以这个系统工程从学生开始,按照教学开展的顺序,分成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后反思三个阶段,下文逐一详述。

准备阶段共三步:第一步,教师基于课标理 念和要求,分析单元主题、文本和学情,重点聚焦文本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征以及育人价值,分析学生学习该主题和文本所具有的认知基础、生活经验、语言水平和态度及价值观倾向;第二步,基于学生已知,发现内容与学生之间在认知、经验和情感态度的差距,设计教学目标,审视目标是否体现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是否可以帮助学生补足差距,是否可操作、可检测、可观测;第三步,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一方面助力教学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关注学生学习效果实现的过程和证据。评价教学活动是否服务于目标的实现,是否与目标关联或一致,是否体现学生主动探究意义的过程,是否反映语言、文化、思维的有机融合,是否体现学生的认知过程等问题。

实施阶段,教师开展教学和评价活动时要使学生充分参与其中。首先,教师要按照教学设计在课堂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导向,通过教学内容和学习活动落实既定教学目标。其次,教师要用提问、观察、表现性任务等方式实施互动评价,实时监测学生表现,确定学生当前水平与期待或潜在水平之间的差距,向学生提供支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再次,在开展评价活动时,教师不仅要说明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还应给出活动的要求和评价标准,使学生了解明确的目标,并能根据标准进行自评和互评。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标准的协商与制定,从评价的接受者转变为评价活动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从而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进程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反思阶段,教师要评价课堂效果,反思并作出调整,为日后教学改进或补救提供参考。学习结束后,教师要通过课后练习、课后作业、单元测验、学生反思、师生面谈等方式考查学生知识的增长、经验的丰富、能力的提升和态度的转变等情况,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即学生在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的变化。

五、结语

教一学一评一体化概念的提出整合了课程与评价领域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以课堂为场地,强调有效教学,力求使目标、教学、学习和评价融为一体,实现无缝对接。该模式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善学生学习体验,推动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具有重要的意义。教一学一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是教师专业水平的具体表现,每天都应发生在课堂中。当课堂实现了教一学一评一体化,教师的职业才更加专业化,学生的学习才有希望,外语教学也才能走向新的突破。值得指出的是,推动教一学一评一体化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要增强教一学一评一体化意识,在实施好教师课堂评价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通过互评、自评等方式,充分参与课堂学习和评价活动,指导学生通过持续反思,形成元认知意识,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如何实施好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理念,还有待更多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积累。

编辑|排版:禾火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